【明報文章】對於「曾俊華現象」,筆者認為對曾俊華的個人魅力和其團隊的公關及社交媒體策略的探討已相當充分;然而對於曾俊華的支持者和民意基礎的構成,坊間似乎除了能夠指出由「淺藍」到「淺黃」(甚至「深黃」)
【明報社評】香港回歸20周年,政府籌辦慶祝活動,讓香港市民切身參與,體會回歸之重要歷史意義,此舉完全有必要。香港回歸實施「一國兩制」,歷經20年實踐,無可否認取得一定成果,惟這些年香港事態跌跌碰碰,狀
【明報文章】特首選舉結束,林鄭月娥低民望卻高票當選已是既成事實。未來5年特區政治出路何在,自然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不少人認為經過今次選舉之後,中港矛盾反而會進一步加深,因為雙方對人大8.31決定的原有
【明報文章】林鄭月娥777票、曾俊華365票。選後,有人說泛民策略投票全輸、天真。究竟什麼才叫輸?連輸贏的定義也沒講清楚,實在無助於檢討路線。回想未開票之先,社會主流對於創造奇蹟,也就是曾俊華當選的期
【明報文章】特首選舉塵埃落定。一如選前所料,前政務司長林鄭月娥以777票當選。各種反政府力量以反中央政府為競選主軸引導民意取向強推前財政司長曾俊華突襲「造王」,終以失敗告終。
【明報文章】林鄭月娥當選,風平浪靜。
【明報文章】特首選舉後,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表示新民黨要擔當「開明建制派」,引起了大眾關注及討論何謂「開明建制派」。當然「開明」這兩字在政治學上未必有確切的定義,如果再放到香港的環境,更加有多種理解。作
【明報文章】《明報》2017年3月30日社評〈雙向而行收窄分歧 民主派應加入政府〉與我的《南華早報》文章(註),談論的都是同樣的主張,就是特區政府利用問責制的靈活性,邀請溫和泛民現任和前任議員,加入政
【明報文章】新特首會否施行新政?新政會否為社會帶來新契機和新氣象?這當然是香港人的期望,但如果執政者無法衝破管治香港的迷思,恐怕這些期望只是一廂情願。所謂香港管治的迷思,就是某些關於管治香港的理論、觀
【明報文章】候任特首林鄭月娥周日將上京接受行政長官任命,此行相信會獲國家主席習近平等中央領導人接見。林鄭月娥早前接受傳媒訪問時,口風略轉說若有機會將向中央表達社會有反對8.31的情緒;她上京時會否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