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上周末的最佳文娛教育,是觀看了片長約2小時40分鐘的美國國會情報委員會聽證會的全場錄影。這場全美矚目的聽證會,使我對政治語言的精準程度,有了新的認識。主角是被特朗普突然炒掉的聯邦調查局前局
【明報文章】林鄭月娥七一走馬上任,教育將成為施政的「重中之重」。報載除了要回應關注基礎教育的選委訴求,大學研究撥款亦可望大幅增加。撇除在政治上需要「找數」之外,後者似乎更具有某種前瞻性的意味,對未來香
【明報文章】行政長官在2017年的施政報告表示在分配教資會研究經費時,會考慮加入研究影響成評審準則。教資會早前宣布以試驗形式額外年撥5000萬元,鼓勵大學從事更多「具影響力」的研究。大家也許會好奇,研
【明報文章】熱血公民主席鄭松泰黨內講話錄音流出,引起嘩然。全長52分鐘的發言,大家斟酌他20秒的「sound bite」,然後熱血公民支持者火力全開,炮轟外界斷章取義,展開一場司空見慣的「熱血式」輪迴
【明報文章】筆者之前在多篇文章分析過,北京對香港的教育將積極插手,證據包括國家教育部首次在全年工作要點明令要「全面落實中央對港澳教育工作的各項任務」、教育部與香港教育局成立其他部委與香港合作罕見的「會
【明報文章】在特首選舉期間,林鄭月娥曾經被泛民冠以「CY 2.0」的稱號,指若然由她選上特首,梁振英的政治路線就會通過她來延續,實行一條「沒有梁振英的梁振英路線」。
【明報文章】社民連立法會議員梁國雄(長毛)被揭於2012年收受時任壹傳媒集團主席黎智英25萬元捐款,但沒向立法會申報的案件,明日將於法庭結案陳辭,相信很快會有最終判決。由於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最高面臨
【明報社評】香港勞工權益保障不足,落後全球發達地區,現屆政府研究標準工時問題多時,最終結果卻叫廣大打工仔失望。政府僅提出以「合約工時」處理低收入僱員「有開工冇收工」、「有超時冇補水」的情况,是否就標準
【明報文章】《明報》最近推出「回歸20年來……」系列,訪問不少「過來人」,可讀性甚高,尤其對我們這些目睹中英談判及香港回歸的人來說,特別有感觸。系列內出現的兩個人物,我份外留意;一位是張浚生先生。
【明報文章】政府統計處日前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數據,發表《主題性報告:香港的住戶收入分布》報告,當中焦點在於量度貧富懸殊程度的堅尼系數(介乎0和1中間,數值愈大,反映住戶收入差距愈大,收入愈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