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香港的選舉,自1997年以來粗略都分為兩大陣營。一個是親政府的派別(稱為建制派)。然後是其他大部分香港人,普遍對於北京政府,以及北京政府控制的香港政府感到不信任。以後者的票源為目標的選舉人
【明報文章】2018年伊始就接二連三發生了大陸海空「進逼」台灣海峽的單方面動作,進一步彰顯了十九大後習近平時代北京對台政策的「實力主義」特徵。筆者預判今後北京將以「溫水煮蛙」漸進式策略,一點一滴地侵蝕
【明報文章】律政司長鄭若驊甫上任便捲入僭建風波,預料事件還會「燒下去」,政府現階段只能促請鄭若驊本人盡力解說,以挽回公眾的信任,泛民內部對事件的嚴重性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罪不至死」,但亦相信有人會在
【明報社評】朝鮮半島局勢峰迴路轉,朝鮮和韓國宣布周二(九日)舉行高級別會談,雖然不能預測結果,起碼美國聲稱隨時向朝鮮實施「斬首」行動的可能暫時解除。朝核問題涉事方暫停對抗未必能夠持久,未來發展將取決於
【明報社評】港大肝膽胰外科臨牀副教授吳國際,在瑪麗醫院監督換肝手術途中離開,前往私家醫院做預約手術,導致換肝手術中斷3小時。瑪麗醫院發表調查報告,認為事件「不能接受」,然而對於一些關鍵細節語焉不詳,交
【明報社評】長沙灣海麗邨外判清潔工罷工,牽扯出一連串疑團。新舊外判商關係千絲萬縷,背後會否涉及合謀削剝甚或圍標,惹人關注;房屋署有否克盡己責把關,招標制度是否存在漏洞,同樣需要檢討。房署有責任詳細審核
【明報文章】2017年是香港回歸20周年,一國兩制進入了某種中期時刻,中央與香港社會包括反對派都在認真思考「香港向何處去」的嚴肅政治議題。「50年不變」在九七前尚且作為一個可以延遲思考的遠期問題,但斗
【明報文章】香港男足主教練金判坤上月底辭去職務,返回韓國出任當地足總要職。回顧金判坤復任港隊主帥的這4年多任期,他的第一個重要任務是2015年亞洲盃外圍賽。當時港隊的成績和一般球迷賽前想像的沒有太大分
【明報文章】反對「一地兩檢」的人是否存有「精英心態」?是否一切以歐美普通法為最佳標準,看不起社會主義制度的法律規矩?
【明報文章】本版於去年12月6月刊載筆者的〈不會說廣東話的香港醫生〉。拙文列舉例子和理據指出不諳粵語的醫生在香港執業帶來的醫療風險。筆者又建議有關機構加強把關,仿效世界先進國家的醫生發牌制度中相繼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