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社評】即將於今年3月使用的內地新版中學歷史課本,內容出現引人注目的調整,在當代史部分,文化大革命的獨立一課被合併,對毛澤東的「錯誤」表述亦消失。由於這套教科書是由國家教育部組織編寫;其中歷史教材
【明報社評】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立法會答問會,「搶閘」披露《財政預算案》將向政府各部門劃一增撥資源3%。政府坐擁萬億元財政儲備,應當善加運用,不應囿於「小政府」思維,設若投放更多資源,可以提升政府部門
【明報社評】律政司長鄭若驊大宅僭建鐵證如山,然而究竟是疏忽大意,還是知法犯法,卻是各執一詞,「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平情而論,迄今有關鄭若驊「說謊隱瞞」的指控,只是建基於環境證據和合理懷疑,未有確
【明報文章】每個行業或社會都有少數的傑出人士,稱為精英。大律師是社會精英;大律師之中的資深大律師是大律師之中的精英;而香港大律師公會則是大律師之中精英的集中點。當這個公會或其前任主席、委員發表對法律相
【明報文章】上星期,本土研究社公布了「套丁」問題的現况調查,揭示截至2017年12月,全新界合共至少有9878幢集體興建、設計一致、完工後即時包裝成屋苑出售、懷疑是透過套丁手法興建的丁屋。自1972年
【明報文章】截稿前,鄭若驊仍然是「非常理想」的律政司長人選——林鄭月娥特首說的。
【明報文章】特首林鄭月娥日前以不指名的方式,批評不認同人大常委就「一地兩檢」安排所作的決定的人士是擁抱「精英心態」。她所提出的批評馬上掀起另一個疑問:對於這些不認同人大常委決定的人士,特首其實只需要逐
【明報文章】在殖民地時代香港讀英國法律的學生,都會聽過18世紀從瑞士移居英國的政治哲學家Jean-Louis de Lolme這樣形容英國國會的權力:「除了把一個女人變成男人,和一個男人變成女人外,英
【明報文章】究竟特區應該有幾「特」?這個問題已多年沒有提出來。在香港如是,相信於北京亦一樣。但曾幾何時這是一個受到重視、認為是十分重要的提問:既然是特區,就的確應該要「特」。
【明報文章】律政司長鄭若驊上任不足一星期,已經因為住宅僭建而導致滿城風雨。除了陳志全和鄭菘泰要求鄭若驊下台外,主流民主派連日來只是要求鄭若驊詳細交代事件,未有強硬施壓行動,例如提出不信任動議,或者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