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社評】前行政長官曾蔭權「公職人員行為不當」入獄,需要支付500萬元訟費。法官陳慶偉在判辭斥責,曾蔭權公關在審訊後期安排名人顯要到庭聽審,企圖以「走後門」手法,說服陪審團相信曾蔭權是得到各界支持的
【明報文章】預算案派了幾百億元,卻遭到各界批評,而且聲音愈演愈烈,政府應是始料不及。當然,由於要顧全大局,相信建制派最終都要含淚支持。但是新一屆政府的財政預算案一開局就破局,就揭示政府面對着「政策匱乏
【明報文章】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於上周發表,這是特區新班子的首份預算案,也是財政司長陳茂波的第二份預算案,值得分析一下它的內容、行文風格及新聞媒體的報道。本文所採用的資料,是預算案的英文版本。
【明報文章】公布財政預算案之前,財政司長「事先張揚」提到會着力於醫療配套,以應對人口老化的挑戰。
【明報文章】陳茂波去年擔任財政司長後,突然在財政預算案推出「辣招」,將電動私家車的首次登記稅寬免額於97,500元封頂。電動車發展隨即受到嚴重打擊,去年首次登記的電動私家車大跌95%,政府多年來推動電
【明報文章】「兩會」是一年一度大新聞,傳媒嚴陣以待,港人卻反應冷淡。莫說奧斯卡頒獎禮更受歡迎,即使是吊手岩一場「老虎」虛驚,討論都要更熱烈。中共雷厲風行打了許多「老虎」,兩會在港的聲勢卻還不如一頭子虛
【明報文章】最近兩齣講述韓國1980年代民主抗爭的電影——《1987:逆權公民》(英文戲名為1987: When The Day Comes,意即「當那天來臨」)及《逆權司機》
【明報文章】在人大開幕式上,李克強總理宣讀了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內的一些重要數字和措施,過去幾天都已經被媒體廣泛報道,在此不再一一重複。
【明報文章】上月10日在大埔公路翻車奪去19條人命的九巴公司,在意外後不足一個月頻頻爆出爭議事件,過去一周原以為回歸平靜之際,前日突然又發生炒4車長事件,將危機推上高峰,成為管理災難,連特首林鄭月娥也
【明報社評】政府派錢不派錢的爭議,並未隨着財政預算案出爐而塵埃落定,反而有一發不可收拾之勢。政府進退失據,既不想貿然改變理財原則,自毁僅有的管治威信,又不得不回應政治壓力,於是匆匆搬出「補漏拾遺」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