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佔中發起人、港大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上月24至25日在台北出席「港澳中、各民族及台灣自由人權論壇」,其言論被指鼓吹「港獨」,事件在過去數天不斷發酵。綜合建制派和了解中央政策人士的消息,今次「
【明報社評】現屆政府取消強積金對冲方案出爐,願意「落水」更深,在法例生效後12年內,以遞減形式補助企業,涉及金額高達172億元,然而商界仍然抗拒。21世紀呼喚更人道更公平的資本主義制度,僱主提供基本的
【明報社評】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分別致電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馬克龍,商討合作反制俄羅斯毒殺行為之餘,亦研議聯手對抗中國的「不公平貿易」。在中美貿易戰鼓頻擂之際,西方國家確有聯手對華趨勢,內地民間也群
【明報社評】私人遊樂場地契約(下稱「契約政策」)檢討報告公布一星期以來,可謂毀多於譽,周一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討論報告,不同政黨的議員異口同聲,質疑政府對私人體育會契約續期的建議過分寬容。觀乎政府拋出
【明報社評】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埋首核試和導彈試射之後,重新面對國際社會,半島局勢急劇變化,金正恩選擇訪問北京作為接下來連串折衝樽俎第一站,與習近平晤談。從歷史與現實視角審視今次「習金會」,背景固然與半島
【明報社評】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突然」現身北京,令國際社會大跌眼鏡。他在與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行高峰會前夕,在中國宣布致力於朝鮮半島無核化的承諾,將「給面子」大會提前在北京上演,中國也禮尚往來,答允支持朝鮮
【明報文章】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今屆全國人大會議閉幕發言時,表示要「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增強香港、澳門同胞的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香港回歸已過廿年,香港民間社會對中國的印象也愈來愈複雜。大部分
【明報文章】今年「兩會」焦點之一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36名港區人大代表更罕有地就大灣區發展聯署,促請中央政府推出「灣區政策」。隨着大灣區規劃綱要即將出台,今年三大基建(港珠澳大橋、高鐵和蓮塘口岸)建
【明報文章】特朗普上台一年多,醜聞一浪接一浪。如果外界只看反特朗普的自由派傳媒,可能會覺得特朗普可能會因還在調查中的「通俄門」事件,又或者近日鬧得火熱之情色醜聞被拉下馬。但如果外界還會多走幾步,看一看
【明報文章】「『全港市民熱烈慶祝回歸』10隻字,8隻字係呃人嘅,得番『回歸』兩隻字係真嘅。」如此直截了當而政治敏感的說話,幾乎在香港公開場合絕迹,黃子華卻在一場棟篤笑上,對着幾千名觀眾拿國家大事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