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一連兩個星期六,立法會就《國歌法》召開公聽會。撇開一些極端的港獨分子狂言妄語,從一些反對立法人士的言論可以知道他們根本不明白國歌有什麼意義、為什麼要尊重。簡單而言,國歌代表了國民對國家的認
【明報文章】今年2月以來,特朗普不斷對中國打「外貿七傷拳」。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有崆峒派絕學「七傷拳」的故事,「七傷拳」用以打人,威力很大;但如打人者功力不足,反而造成自己內傷。這是金庸14部武
【明報文章】5月5日是馬克思200歲冥壽,香港沒有什麼反應,但內地卻不同,或更準確該說內地官方卻不同:北京在人民大會堂高調舉行紀念會,為了隆重其事,中共政治局7名常委及國家副主席王岐山都有出席。會上,
【明報文章】針對香港發展創新科技,政府拆牆鬆綁,以配額制和縮短審批時間為賣點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希望與全球爭奪創科人才,不過,不少創科界中人認為,輸入科技人才只是解決了香港發展創科的樽頸問題的其
【明報社評】土地大辯論涉及18個選項,發展新界私人農地,是其中一個爭議甚多的短中期選項。政府希望以公私營合作模式,發展新界私人土地,惟不少人擔心出現利益輸送,普羅大眾得益多寡未知,發展商卻肯定財源滾滾
【明報文章】今次土地大辯論,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說「沒有前設」。他沒有說錯,他這份公職就是以一個稍為中立的角色去收集公眾意見。他也頂住了商界的龐大壓力,把高爾夫球場(私人遊樂場契約土地)都納入建
【明報文章】土地大辯論開始了,社會討論氣氛頗為冷淡。原因不是公眾不關心住房問題,而是領導討論的人甫開始便把焦點放錯了,拋出公私營合作發展新界農地建議,令整個覓地建屋諮詢蒙上「官商合謀」的陰影;加上鄉事
【明報文章】將通識科考評計算方式變成及格或不及格,甚至將通識科轉成選修科的討論,並不是新鮮事。只不過源於上周傳媒高調報道,坊間再次就此一議題熱烈討論起來。
【明報文章】日前某報章報道教育局正等待其轄下的課程專責小組檢討中學文憑試通識科現行課程和考評模式,或將通識日後只區分及格或不及格,或只修不考,或剔出現行4個必修科以外,或減省現有6個單元等選項云云。空
【明報文章】民主黨立法會議員許智峯搶去保安局行政主任手機事件,大抵社會有相當共識,認為許作為代議士,強搶他人物件的行為,絕不能接受和容忍。最終他要面對刑責,也是意料中事,與人無尤。偏偏警方快速高調拘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