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六四事件29周年的燭光晚會上,有一對8歲及9歲的小兄弟,在球場上不時把弄燭火,問他們為何到此,他們說常識科老師曾說過「六四故事」,跟在旁的父母談起,父母便播放當年六四事件的短片,向小兄弟講
【明報社評】高等法院審理佔領旺角藐視法庭案節外生枝,內地女子唐琳玲在法庭拍照,衍生另一宗藐視法庭案,最終唐被判囚7天,兼要支付近20萬元懲罰訟費。香港是法治社會,司法過程不容任何形式干擾,無論是本地人
【明報文章】「土地大辯論」踏入第二階段,從5月26日開始至7月2日,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將在全港舉辦巡迴展覽,並進行問卷調查,由市民在18個土地供應選項上表達意見。巡迴展覽過後,專責小組還會舉辦最少4場公
【明報文章】港鐵紅磡站剪短鋼筋風波很可能不是一般的工程失誤,而是涉及故意隱瞞、層層包庇、蓄意誤導的嚴重事故。被剪斷的不單是月台的鋼筋,還有市民對港鐵的信任。
【明報文章】當有人提出南韓總統文在寅可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時,文在寅稱美國總統特朗普才最值得得到諾貝爾和平獎。究竟文在寅的和平外交支點何在?本文提出近年在朝鮮半島冒起的「正義和平」(just peace
【明報文章】港鐵是香港引以為傲的公共交通運輸系統,其效率、管理及安全水平,在全球可算是一流的鐵路系統;可惜沙中線紅磡站地盤被揭鋼筋造假事件。一個涉及月台結構安全的施工錯誤,要不是有傳媒揭發,港鐵3年來
【明報文章】日前召開的中國兩院(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大會,站在改革開放40年的關頭,吹響了中國科技界「鼎新革故」的號角。
【明報文章】最近環繞facebook的劍橋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醜聞,令我們意識到強大的資訊保護規則對社會整體而言——包括民主程序的終極運作——有多重要。事件及其他發展顯示
【明報文章】一晃眼,明年就是六四事件30周年。當年港人高漲的民族與民主情緒,到今天年輕人已不願再提、對政治冷感、對體制失望,並且「東風」開始壓倒「西風」。雖然是俗套一點,卻有一個時代的終結之感。時移世
【明報文章】立法會明日會就《廣深港高鐵(一地兩檢)條例草案》恢復二讀,雖然民主派早前表明會力抗草案,但隨着昨日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裁決,僅接納民主派議員提出的三分之一修正案、即共24條,加上與民主派會面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