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立法會九龍西補選,由媒體舉辦的選舉論壇陸續舉行,伍廸希、曾麗文、李卓人、馮檢基、陳凱欣正施展渾身解數。歷史上第一次電視辯論是在1960年的美國總統選舉,當時從政經驗豐富的共和黨人尼克遜民
【明報文章】剛過去的周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00周年。記得3年前二戰結束70周年,我湊興寫了幾篇關於二戰的軍事文章。碰上這百年難得機會,今個星期容我再寫寫一戰的軍事,分析一下這場歷時4年多的戰爭中,
【明報文章】《施政報告》提出填海1700公頃的「明日大嶼」願景,社會爭議持續。民主派早前委託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做民調,結果顯示就填海造島,49%受訪者表示反對,40%表示支持;七成受訪者支持政府應先處理
【明報社評】醫學美容又生奪命事故,有中年女子在注射肉毒桿菌後昏迷不治,涉案醫生被捕。新命案的背後,是醫生操守以及醫學美容缺乏監管的老問題。政府高談規管醫學美容多年,迄今仍未立法;部分醫生搵錢至上,馬虎
【明報文章】都市固體廢物收費條例(下稱「垃圾按量徵費」)由2005年廖秀冬做環境運輸及工務局長,到邱騰華,去到黃錦星都做緊第六年環境局長,才宣布要推行了。方法是用指定防偽收費垃圾袋,按容量徵費。以下討
【明報文章】長實集團聯同旗下長建及電能,斥資130億澳元,折合約770億港元,收購澳洲天然氣管道公司APA,日前獲澳洲財長知會,收購計劃不符合國家利益。這宗港資大型海外併購觸礁,不單關乎長實,也是對香
【明報文章】中國改革開放始於1978年底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來到2018年,剛好度過40年。適逢新冷戰的威脅黑雲壓城之際,國內、海外湧現各式各樣評價這個歷程的言論,從中再引伸出對未來走向的判斷或要求。
【明報文章】過去,香港人多珍惜我們享有免於恐懼的自由。如今,香港有不少人對抱緊自由產生恐懼,豈不哀哉?
【明報文章】不知從何時起,每當和大陸的朋友談論起台灣時,由於受到了電視新聞媒體的深刻影響,大陸的朋友對於台灣多了一份憎惡與不屑。憎惡源於觀看了相關的媒體報道,認為台灣人,尤其是一些台獨分子,對大陸極為
【明報文章】基辛格先生對於中美關係而言,已經成為一位標誌人物。他的訪華總令人聯想起當年中美建交的「蜜月時光」,也總讓人對中美關係產生積極的預期。的確,95歲高齡的基辛格日前再度成為中南海的座上賓,中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