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回憶佔領事件之前的香港,我們對於選舉,是懷有希望的。我們相信只要我們明智地投票,就能有效地防止香港情况以及市民權利的惡化,以及日後香港將會在可望的將來,也就是2017年普選特首、2020年
【明報文章】台灣選舉的不可測,無可避免地將因2018年的韓國瑜旋風而成為台灣政治更為突出的特徵之一。
【明報文章】沙中線紅磡站擴建月台層板工程涉嫌造假,港鐵將於本周內重新向政府提交報告,並會提出鑿開月台層板石屎檢驗的方案。汲取上回被「打回頭」的經驗,港鐵已就新方案向政府「摸底」,依照政府專家顧問團的意
【明報社評】經過20個月的複雜和艱辛談判,英國與歐盟終於就脫歐達成臨時協議,首相文翠珊將在國會尋求通過臨時協議,但保守黨的議席不足以控制國會,取得在野黨支持又不容易,更何况保守黨內分歧很大,多名內閣成
【明報社評】前教練被指8年前非禮女學生,法院裁定罪名不成立,有人在網上冷嘲熱諷,質疑女事主「造謠」,散播性別仇恨言論,亦有人對女事主表達同情支持。性侵犯受害人無分性別或年齡,#MeToo運動意義在於鼓
【明報社評】美國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發表報告,質疑香港逐漸喪失獨特性,建議政府檢視軍民兩用高科技出口政策,應否繼續將香港與中國大陸視為兩個獨立關稅區。美國決意阻撓中國成為高科技大國,千方百
【明報文章】還是要討論政府的房屋政策。施政報告發表後,幾個星期過去,公眾的關注點仍是「明日大嶼」的填海造地計劃。雖然特首和有關問責官員不斷「解畫」,公眾疑慮似乎有增無減,看來爭議不會在短時間內平靜下來
【明報文章】陳明銶老師走了。走得很匆忙,沒有跟任何人說再見。
【明報文章】政壇元老鍾士元去世,政界齊表惋惜,稱「一個時代的終結」。那麼鍾士元代表的是什麼時代?
【明報文章】下星期(11月24日)是台灣「九合一」地方公職人員選舉,不同行政級別的地方公職人員(從村長到市長)都會於今次選舉中產生。這次地方選舉跟上次的總統及立法院選舉相隔兩年,可視為是對以蔡英文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