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本月2日日本《產經新聞》大幅度獨家報道對台灣蔡英文總統有關呼籲日台安保合作的訪談,頓時一石激起千層浪,在日、台、中方面引起極大震憾。筆者根據常年對日本與台灣關係的觀察,隨即在上周的本欄題為
【明報文章】區議會選舉將於年底舉行,隨着立法會議員朱凱廸被拒參加鄉郊代表選舉,加上今屆區選參選人亦須簽署「確認書」,主張港獨、自決的參選人料將被拒諸區選門外。據筆者了解,有被視為「高危」的參選人以不同
【明報社評】面對美國多方打壓一直低調應對的中國電信設備巨擘華為公司,今年展開絕地大反攻,先是創始人任正非接受多家外國傳媒訪問,否認產品替中國政府從事間諜活動「開後門」,稱絕對不會做出任何傷害他國行為;
【明報社評】西九龍公路城巴撼貨車釀成2死17傷,西隧公司在慘劇中的角色和責任備受關注。涉事貨車在西隧管制範圍拋錨超過1小時,西隧公司遲遲未有派員清理,是導致車禍的重要原因,閉路電視監控系統未有拍攝到貨
【明報社評】港鐵高層換人,歐陽伯權出任董事局主席,行政總裁一職則由前常務總監金澤培接任。港鐵一再出現嚴重事故,沙中線醜聞重挫市民信心,管理問題急須匡正,換帥易將僅屬第一步,更重要是改變管治文化,加強內
【明報文章】財政預算案公布,市民難說有驚喜。財政司長陳茂波事前講過,政策改變要留待特首在施政報告交代,他只能按定下的政策做預算。在今次預算案中,陳茂波對近日發生的民生關注事件,總算有回應,例如增撥7.
【明報文章】理大民主牆風波的核心問題,應該是民主牆的管理權問題,以及大學校園有沒有空間討論港獨的問題。但現在的焦點,卻變成學生對師長的禮貌秩序問題,是否以「和理非」(和平、理性、非暴力)的態度表達意見
【明報文章】醫護人員多年來工作士氣低落,流失率未見改善,上年度前線醫護人員流失率達5.5%,證明不是加錢就可以挽留人手。「加錢」一策並非首年提出,過去20年財政預算案,政府都向醫管局投放數以億元計撥款
【明報文章】這幾年病房爆滿,很多人說是人手不足造成。我最近翻查了30年的《香港統計年刊》,找到一些官方沒有告訴大家的事實。
【明報文章】中美貿易戰曠日持久,隨着時間過去,大家都明白到兩國的目標再非是貿易順差及逆差,而是爭奪世界的影響力。同樣,對世界其他國家而言,亦是他們重新思考外交策略的機會。今天中國的制度當然仍未被歐美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