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止暴制亂」,這是中央給港人的信息。對香港普羅大眾而言,誰不想近兩個多月來的暴力可以止息?難道市民希望每次遊行示威後都演變成警民對峙,繼而激進示威者堵塞道路、襲擊警署,最後警察以武力鎮壓?
【明報文章】反修例行動被形容已陷於「困獸鬥」,許多市民包括不少參與反修例遊行的人,都希望能盡快找到出路,走出困局。有權威人士給予筆者提示,並建議結合吳光正先生近日的文章(註),對當前局勢及走向做點「權
【明報文章】這幾天開始有一些社會賢達出來吹和風,政府不久後稍為讓步,也未必不可能。然而我們可以想像,所謂讓步,必定只是回應一兩個訴求敷衍一下,但求「維穩」。當政府稍作讓步,一些中間派或保守泛民人士肯定
【明報文章】林鄭月娥終於在抗爭運動兩個半月後,發表了並非以「譴責」做主題的言論,提出要成立一個對話平台,解決現時亂局。可惜這平台看起來似是「拖字訣」,或者門面公關。揚湯止沸,無補於事。
【明報文章】過了8月5至10日這周,許多人都認為香港政局已轉彎,北京人的話是「過了拐點」,港人的話是「過咗轉角」。不同語系不但發音不同,實際政治坐標也有差異。筆者以為,主要觀察點是大地產商也出來「止暴
【明報文章】香港的「逆權運動」持續兩個多月,運動的戰場不單由港島的政治中心地帶向地區擴散,更加掀起海外香港僑民的參與,及外國媒體的持續高度關注,日漸成為熱門的國際政治焦點。而抗議運動的戰場亦開始搬到外
【明報文章】政府至今拒絕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COI)調查修例風波,反修例一方批評主動審視修例相關大型公眾活動的監警會不能取代COI,而近日發生警員涉對被捕者行私刑,加上監警會副主席張華峰昨日有關速龍小
【明報社評】政府提出構建對話平台,盼與不同階層、不同政見人士溝通尋找出路。暴力不能解決問題,始終要靠對話排難息爭,近期多位大學校長和有名望社會人士均支持設立對話平台,願意充當中間人,雖然昨晚元朗又有警
【明報文章】反修例運動過了兩個多月,出現了多次警方與示威者之間的衝突,上周五《明報》發表由中大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的民調,顯示67.7%的香港市民認為警方在衝突場面中使用了過度武力,比認為示威者使用了過
【明報文章】筆者相信,《明報》讀者多為專業中產,當然對「攬炒」論相當反感,部分更覺得此論調只會搞死香港。筆者沒有做一次大型的數據研究,好難說反對「攬炒」論,代表了中(環價值)坑,即在「中、金、灣」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