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社評】立法會下周三復會,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當天會以何種方式宣讀《施政報告》,惹來不少揣測,然而較諸形式,更重要是《施政報告》有何具體措施,應對眼前亂局和社會深層次矛盾。反修例風暴持續,民怨未見紓緩
【明報文章】特區政府上周五突然引用《緊急情况規例條例》禁止公眾在集會時佩戴面罩,但未見其利先見其害,在剛過去的周末反而激起更多群眾上街,衝突場面也更為激烈。
【明報文章】10月4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會同行政會議決定,引用《緊急情况規例條例》(《緊急法》),訂立《禁止蒙面規例》(《禁蒙面法》)。緊急法是香港現行有效法律,賦權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認為出現緊急情
【明報文章】新華社10月8日發表題為〈救救孩子,遠離暴力!〉的「新華時評」,點名批評教協和我,有些與事實不符,有些是觀點與角度,須一一回應。
【明報文章】林鄭冒天下之大不韙,以《緊急法》執行《禁蒙面法》,火水救火,愈燒愈旺。政府的「劇本」應該便是要製造更多的社會混亂來合理化使用緊急法的決定;但矛盾的是,愈演愈烈的暴力也同時說明,禁蒙面法完全
【明報文章】24名泛民立法會議員向高等法院申請司法覆核,要求法庭宣布特區政府引用《緊急法》訂立《禁蒙面法》是違法、違憲。法庭批准兩星期內排期處理司法覆核聆訊。社會上很多人都關心法庭會否判特區政府敗訴。
【明報文章】6月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發表了諮詢文件,指有意見認為4個核心科目中,兩個語文科和通識科過於側重語文能力,故建議中國語文科可探索公開考試聆聽和/或說話部分,及校本評核的實施,是否可修訂或減少
【明報文章】一個夏天,香港的本土身分認同,質變亦量變,柔變剛、軟變硬,本來「他/我」互動,如今敵我分明,急劇變身,實在出人意表。我碩/博論文已聚焦於本土文化身分,1996年開始量化調查,亦鍾情於集體象
【明報文章】區議會選舉進入提名期,建制派的地區辦事處近日接連被破壞,又稱參選人在地區設街站亦有困難,民建聯、工聯會昨日分別到選舉事務處請願,促請當局確保選舉公平公正。在反修例運動上,不論是警員、立法會
【明報社評】反修例風暴參與者低齡化,接連有中學捲入政治漩渦,有校園更遭衝擊破壞。學生關心社會是好事,可是校方、家長和教育界亦有責任呼籲年幼學生遠離暴力。中小學是學生學習成長的地方,不要將政治帶入校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