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社評】在伊拉克,歷時一周的全國大示威,已造成110人死亡、逾6000人受傷;在埃及,連續3個星期五的抗爭活動,已導致逾3000人被拘捕;在印尼,上月的大學生抗爭和種族騷亂也導致30多人死亡、30
【明報文章】再過幾天(10月17日),是我們的父親趙紫陽百歲冥壽的日子。
【明報文章】由6月至今,抗爭者以至警方的武力都不斷升級;到了最近,抗爭運動已有失焦的趨向。當局的回應僅僅局限於嚴正執法、止暴制亂,而公眾的焦點則集中於暴力、暴徒,或者所謂「暴警」,這個時候我們卻希望回
【明報文章】內地政治體制這幾年最大的變化就是從一個相對溫和的威權國家轉為維穩國。維穩國最大的特點就是保證執政黨執政地位,並且不惜代價達到目標。因此,在政府的決策中,維護穩定都是排在首位。民生議題如教育
【明報文章】特首以《緊急情况規例條例》的權力訂立《禁蒙面法》,阻嚇市民參與反修例示威。然而,禁蒙面法甫出台,即招來數以萬計的市民蒙面示威抗議;在不受禁蒙面法規管的地方如校園,學生依然戴口罩在操場示威;
【明報文章】早前特首林鄭月娥與建制派議員會面時,有與會者向特區政府要求取消本年區議會選舉,甚至有建議一個票站被衝擊,就要全面停選。然後根據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的演繹,地區諮詢組織在《基本法》並非必要的憲
【明報文章】回歸前的香港,每逢10月,五星紅旗與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互相輝映,成為香港獨特的一道風景。1997年之後,在新的政治環境下,五星紅旗獨領風騷,港人也在回歸後的前10年,以積極的態度,努力適應新
【明報文章】立法會上周五舉行財委會、內委會會議,可是兩個會議分別召開逾3小時都未能選出主席,其中財委會更出現22名民主派議員與競逐連任的保險界議員陳健波,一同爭奪主席位的場面,多於一名建制派表示,本就
【明報社評】中美就貿易糾紛問題達成首階段協議,全球為之鬆一口氣,雖然未來還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但起碼顯示雙方願意為達成和解付諸行動。經過起伏跌宕的談判,難言誰勝誰負,但從公開的內容看,雙方以先易後難的
【明報社評】在中美兩國就貿易問題恢復高級別磋商前夕,美國一支籃球隊的總經理在其社交媒體帳戶上,貌似不經意地發表一段有關香港的評論,竟然引發中國全國官、商、民與美國政界的衝突,還引來美國總統特朗普對此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