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反修例示威持續,社會上要求港府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COI)的呼聲從未停止。特首林鄭月娥10月20日首次露口風,稱若年底出爐的監警會首階段報告有爭議,可研究用其他機制跟進,如COI。至上周六
【明報社評】「今日學生,明日領袖」,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出席教育論壇,寄語學生培養社群意識,亦要學習包容、尊重及妥協,體現法治精神。馬道立的演講並不複雜,甚至有點老生常談,然而如此基本道理,也要由馬
【明報文章】我們在理解美帝副總統彭斯,為何上周四發表一篇措辭嚴厲的演說之前,必須先把瞳孔收縮一點,放遠一點,看看所謂中美關係的大局。美帝總統特朗普(侵侵)一直說,希望在11月中於智利舉行的亞太經合會議
【明報文章】以前香港的政治生態籠統分為泛民和建制兩大陣營,近年各陣營內出現一些小分眾,也有市民表示不屬於這兩個陣營。本文目的有二,首先是根據民調數據結果,分析香港政治群體的取向異同。其次是了解近年政治
【明報文章】中華人民共和國剛滿70周歲。去年《中國青年報》有一篇評論指出:「在新時代的大背景下,強調富而好禮、強而有義就是要在大力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基礎上,俯身傾聽人民的內心意願,體察人民的真
【明報文章】在雨傘運動和「反送中運動」之初,都非常流行一種說法,就是警隊遭政府「擺上枱」,慘成政權磨心。「和理非」並呼籲示威者對準政權,不要為難前線警員。不過現在看來,警隊的權力和聲威,似乎已經超越林
【明報文章】在梁振英給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的公開信中,一般人可能特別關注他用上幾句如「縮骨」、「甩身」等香港本土俗語,但對段校長最為要害的,應該是梁先生信中的結語:段校長,你有無入錯行?
【明報文章】11月24日是區議會選舉投票日,在反修例運動引發的暴力仍未止息下,當天能否如期選舉,惹來各方關注,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聶德權周二強調,政府很有決心讓區議會選舉能順利進行。據筆者了解,11月開
【明報社評】反修例風暴不息,經濟斷崖式下滑,結業潮山雨欲來,「時艱」板上釘釘(已成事實),還看如何「共渡」,有本地大商家願意捐款支援食肆和中小企,當然是好事,然而部分受影響商戶生意慘淡,單靠個別富商捐
【明報文章】英國脫歐終於推進了關鍵一步,在歐盟毫不意外地在急躁鹵莽的莊漢生(又譯約翰遜)手中獲取了更多的讓步之後,脫歐協議終於再次達成。只是,這次的協議雖然在工黨19名脫歐派議員的加持獲得了下議院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