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經過多年討論,法改會公布了《檢討實質的性罪行》報告書。網上關注的,卻是討論刪除「強姦」罪行的名,而改為「插入式性侵犯」,令人感到詫異。筆者下載報告書一看,原來是法改會決定擴闊及細化,涉及「
【明報文章】一條深圳河,分隔了兩個世界。在河流南方爭議連連的政治人物和警員,過了關渡了橋便立刻化身為人民英雄。河流南岸局勢緊張、衝突不斷;河流北岸則一片歌舞昇平、天天向上之聲不絕於耳。即使偶有群眾衝突
【明報文章】高等法院的《禁蒙面法》判決再次引發香港司法機關角色的爭論。法院已不必要地捲入政治糾紛。特區政府一再犯錯實在令人費解。後續發展有待觀察(包括人大常委會會否釋法)。
【明報文章】區議會選舉後,香港回復平靜,民陣主辦的大遊行最終也沒有演變成區選前常見的暴力衝突。其後,網上不少人喊話,呼籲市民投身堵路行動,但響應者寥寥可數。歷時半年的「反送中」運動經過大規模犧牲後,進
【明報文章】香港大律師公會就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評論《緊急情况規例條例》(緊急法)及《禁止蒙面規例》(禁蒙面法)的法庭裁決發表一份聲明,聲明在表面上主張尊重香港《基本法》的規定,實質上卻曲解基
【明報文章】修例風波蔓延至今已6個月,重心從反對修例變成警民關係嚴重惡化。警隊「不理想,可以改善」的地方愈來愈多,罄竹難書。勇武的抗爭者暴力也升級,惹起市民反感。香港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局,情况險惡,前途
【明報文章】從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屢次正式放話,力指美國是香港過去半年動亂的幕後黑手,北京政府如何定性這場動亂,相信早有定論。面對北京的強力指控,美國政府又循例嚴正否認。這種政治互動,固然是有「例問例答」
【明報文章】自非建制派於區議會選舉大勝,反修例暴力示威似乎平靜下來,民陣12月8日的遊行亦大體和平,社會各界均關注社會是否真的靜下來?有民陣中人研判,運動未來走向要視乎社會氛圍,包括急切要回應的議題。
【明報社評】「兩電」明年加價,中電加幅2.5%,港燈則加5.2%。香港經濟衰退,不久前政府才推出紓困措施增加電費補貼,然而兩電加價卻大大抵消相關紓困作用。政府「加碼」津貼市民,到頭來變成間接補貼兩電加
【明報文章】吾友羅家聰「被離職」,他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時透露,公司認為由香港人代表中資行並不合適,又說銀行對他就時事的分析表示「不高興」。金融圈炒人根本算不上新聞,羅家聰「被離職」卻得到國際財經大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