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有報道指,華府邀請香港的行會及立法會議員訪美,就《香港政策法》的情况會面及交流。如果可以成行,確是《香港政策法》實施以來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有幾點值得注視。
【明報文章】文題這三者有何相同之處?答案是:三者都被美國列為最高機密。美國國務院、國土安全部和有關防疫部門於上周二就新冠病毒向美國參議院作機密匯報,機密的等級為「最高機密」(Top Secret)。如
【明報文章】有說向來香港的政治文化是主張小政府的。但近日輿論卻似乎正在顛覆這樣的認知。由去年開始政府決定大灑金錢,有形形色色的紓困措施、數百億的抗疫基金,以至《財政預算案》提出的全民派錢。社會上對細節
【明報文章】江澤民「悶聲發大財」年代,在西方讀書的中國留學生,感到最不舒服的是外國傳媒「專門」報道中國的不是,「我們的改革開放做得那麼好他們不講,只挑負面新聞!」
【明報文章】預算案建議每人派1萬元,成為港府罕有的「德政」,幾乎聽不到有針對派錢一事的反對聲音。任誰也看得出,多年來反對派錢的港府之所以打倒昨日的我,無非為了平息民憤,兼且為建制派「止血」,挽回支持度
【明報文章】財政司長陳茂波早前發表了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2019/20年度修訂預算的預計赤字高達378億港元,為近10多年以來首次出現赤字。在中美貿易摩擦、香港社會事件的背景下,加上近期
【明報文章】踏入3月份,新型肺炎仍然在全球蔓延,但香港社會的關注焦點,已經開始聚集於今年9月份的立法會選舉,專門討論的文章一篇接一篇。一口氣看了《明報》同欄沈旭暉和蔡子強的兩篇長文,以及袁彌昌在另一免
【明報文章】立法會選舉9月舉行,有鑑於各民主派政黨和素人或派出多隊人馬戰直選,為了令民主派有最大的勝算,該陣營近日開展初選方案的討論,由港大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和前立法會議員區諾軒牽頭,與不同政黨和素人
【明報社評】新型冠狀病毒為全球帶來百載罕見的抗疫挑戰,七大工業國(G7)強調有決心應付疫情對全球經濟的衝擊,若有需要會採取聯合行動。G7未有提出減息又或銀彈振經濟,固然令投資者頗為失望;全球大流行風險
【明報文章】財政司長終於順從民意,在預算案宣布全民派1萬元(18歲或以上本港居民);很明顯,這是政治決定,是政府在民望低沉、管治權威蕩然的劣勢之下,向民意屈服所作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