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談香港法治重生,必先要為香港法治之死做死因研究。法治的靈魂是公義,公義就是公民的尊嚴和基本權利受到法律保障。喪失了靈魂,即法律從根本上不再實踐公義,公民的尊嚴和基本權利被當權者以法律之名嚴
【明報文章】壹傳媒出事,香港人再次挺身而出,一邊在社交媒體表達憤怒,一邊在報攤便利店搶購報紙,相信當中很多人平時不會特意看《蘋果》,甚至乎對該報沒多大好感,不過念及它是香港絕無僅有還敢得罪黨的媒體,因
【明報文章】貴州省安順市在7月7日發生巴士(公共汽車)「墜湖」事件,導致21人遇難,據報道,起因與司機張包鋼所遭遇的拆遷有關。他以前居住(搬出後仍佔用)的工廠宿舍在當日上午被強制拆遷,隨後他駕駛巴士衝
【明報文章】上周(8月6日)文章提到,去年個人曾參與一個協助「寧夏自治區」經濟發展的項目,其中頗多經驗都可以借鑑於香港促進國內大循環的提倡之中,原擬今日在本欄深入介紹和分析,但人大常委會本周對立法會任
【明報文章】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第六屆(現屆)立法會延任不少於一年,特首林鄭月娥昨日約見建制派政黨,聽取他們就立法會恢復運作的意見,但就未約見仍懸而未決會否留任的民主派。政府尚未提出新一年的立法工作,據
【明報社評】特區政府押後立法會選舉一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決定」,現屆立法會議員全數延任,直到下屆立法會依法產生為止。立法會不能長期停擺,由現屆議員原班人馬延任填補「真空期」,避免節外生枝,理論上是
【明報文章】過去一年,香港形勢急變,內有持續反政府抗爭、社會撕裂,上有中央直接引入《國安法》「金剛箍」,外有美英等西方國家的制裁。變亂處境中,可如何走下去,須務實思考。
【明報文章】特區政府回應美國制裁,語氣強硬、針鋒相對;國務院港澳辦發言人周日以「發表談話」形式,指「我們高興地看到,林鄭月娥行政長官等多名特區政府官員針對美國所謂制裁紛紛表示,維護國家安全是光榮而崇高
【明報文章】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兩名兒子、公司4名高層被捕,警方國安處調動200警力搜壹傳媒大樓,並在多區再拘捕前香港眾志成員周庭、前學民思潮成員李宗澤、「香港故事」成員李宇軒等,共10人,指他們涉嫌
【明報文章】釋法的基礎是建基於一國與兩制正確且合理的關係之上,如何向廣大香港市民詮釋此關係,其解說工作是中央、港府及建制派共同的責任。其中,更以擁有一定民意基礎的建制派的話語權作用尤為突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