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林鄭月娥近日自言已超額完成3年多前參選特首的那份政綱,本文欲藉討論願景內的城鄉共融政策措施來一探其言虛實。
【明報文章】毫無懸念的高雄市長補選結果,民進黨的陳其邁以逾七成得票率(67萬票),大勝國民黨的李眉蓁(25萬票、26%得票),在餘下兩年多的任期出任高雄市長。雖然如此選舉結果,早已預料得到,但仍然有3
【明報文章】人大決定讓包括已被DQ(取消參選資格)的所有立法會議員繼續留任,出乎不少建制派中人的意料之外。權威人士建議筆者,解讀一下人大決定釋放了哪些值得泛民重視的信息?在筆者看來,至少有3點需要留意
【明報文章】中美關係急速惡化,以香港為主戰場,生活在港的人質,深感無奈。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因香港已形同「一國一制」,要求所有「Made in Hong Kong」貨物登記為「Made in Chin
【明報文章】一場從一開始就沒有懸念的高雄市長補選,結果卻也沒有讓任何人跌破眼鏡。
【明報文章】政府上周一更新未來5年公營房屋預測建屋量,其中房委會2024/25年度僅建成5500個公屋及綠置居單位,是回歸以來最低,而上周二房屋署亦公布至今年6月底公屋輪候冊累計近26萬宗申請,一般申
【明報社評】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在眾多副手人選中選擇了黑人女性參議員賀錦麗(Kamala Harris)成為競選拍檔,這一選擇被認為是傳統穩陣的安全之選,初步反應也算正面。由於賀錦麗去年曾參與民主
【明報社評】新冠肺炎疫苗研發,隱然變成另類國際軍事競賽,俄羅斯政府搶閘宣布「勝利」,註冊全球首款新冠肺炎疫苗,西方紛表質疑,菲律賓等國則有意採用。全球疫情肆虐,不少人希望疫苗盡早面世,各國科學家大多埋
【明報社評】美國政府要求,下月底起港產貨品輸往美國,必須更改原產地標記,由「香港製造」改為「中國製造」。香港出口到美國的本地製造產品, 一年總額約為30億港元,華府新規例對本港經濟和外貿的實際影響不大
【明報文章】兩星期前,筆者在這專欄提到「第二次回歸」,意猶未盡,還有一談的價值。這次回歸,有評論與近日的移民潮連在一起,好像每次香港以不同形式返回祖國懷抱,都會引起港人離開這個視為家的地方。前後兩次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