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民主派是否「總辭」已成為了一個激烈爭論的議題,更帶來了決裂的嚴重危機。若退一步環顧大局,應看到總辭只是一個偽命題,只有運用創造性思考,突破對方一早預設的虛假二元思維,才有機會成功破局。
【明報文章】一場通識科審書爭議,竟然鬧得全城熱烘烘,還接連登上報章頭版。為了逃避「政治審查」指控,教育局罕有地開名批評教協為抹黑兼強烈譴責,並獲官媒《人民日報》、新華社連發兩篇文章護航。有趣的是,其中
【明報文章】近來教育界的大事,相信是通識書自願送審後,新版通識書終於出爐,無可避免地各大媒體也會將新版與舊版比對一番,以求看出端倪。大部分媒體認為新版通識書被「河蟹」,變得更加符合官方論述,更加對《基
【明報文章】在過去一年,無論有沒有《國安法》,我始終認為香港人的前景一片光明,只是「物理香港」令人窒息。然而正如再三講述,「移民」早已不是去vs.留的二元抉擇,作為大時代的香港人,假如不把握機遇,把能
【明報文章】美國2020年大選進入衝刺階段,中國議題儼然成為主要焦點,然而日前剛通過的民主黨新黨綱卻刪除了「一個中國政策」的相關表述,耐人尋味。美國的「一中」政策自1979年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以來,
【明報文章】政府上周公布全民自願參與的「普及社區檢測」計劃,9月1日起會在18區為市民採樣,政府將在18區設逾百個社區檢測中心,由醫護等為市民採樣,檢測暫為期一周。多名民主派區議員都指出,區內居民對此
【明報社評】在美國斡旋下,以色列和阿聯酋日前達成協議,同意兩國關係正常化,在未來數周簽署雙邊協議,加強投資、旅遊、安全、電訊、科技、能源等領域合作,兩國建交亦近在咫尺。這雖然是美以阿三方各取所需、利益
【明報社評】政府公布全民自願檢測計劃,以及勾勒未來抗疫部署,為社會經濟復常鋪路。第三波疫情最近有放緩迹象,可是社區傳播鏈一日未清除,疫情隨時有可能復熾,經濟無法「可持續重開」,香港很難走出困頓局面。抗
【明報社評】美國大選進入緊鑼密鼓階段,民主黨拜登今天發表演說接受提名,挑戰共和黨的特朗普。世紀疫症肆虐美國,經濟前景迷霧遍佈,民主黨為求攆走特朗普,團結程度遠勝4年之前,拜登這次問鼎白宮,理論上有天時
【明報文章】全國人大常委會早前「決定」,現屆立法會議員延任不少於一年。有意見指,常委會處理立法會選舉延後產生的問題時,解釋和修改《基本法》都不是最好的方法:常委會沒有辦法把字面上的4年任期解釋為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