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瑞典發現透過華大基因新冠病毒試劑驗出的陽性個案中,達3700個疑為「假陽性」。華大昨解釋其試劑具極高靈敏度以避免「假陰性」。華大在港開設的華昇診斷中心將用華大試劑為港人全民檢測,華昇曾在香
【明報專訊】全球專注對抗新冠病毒之際,另一項抗疫工作有重大進展。非洲過去4年沒新增脊髓灰質炎(又稱小兒麻痺症)野株病毒感染個案,周二(25日)正式宣告在該地區絕迹,世衛總幹事譚德塞形容是「偉大一天」。
【明報專訊】第三波新冠病毒疫情稍緩,政府昨日宣布,除非疫情出現「突發性逆轉」,周五(28日)起會放寬3類社交距離措施,包括延長食肆堂食至晚上9時、重開美容院和戲院等部分處所、放寬在郊野公園和室外做運動
【明報專訊】政府宣布放寬「戴罩令」,食衛局長陳肇始說,周五起市民在郊野公園範圍內不用戴口罩,室外地方做運動可以作為不戴口罩的「合理辯解」。惟哪些運動可獲豁免戴口罩未有列明,如在海濱散步、耍太極等是否屬
【明報專訊】疫情重挫本港經濟,香港品牌發展局昨日公布調查,逾八成企業於今年首5個月生意額下跌,當中近四成公司跌逾半,但企業普遍對明年業務發展仍傾向審慎樂觀。中美角力陰霾下,品牌局總裁楊立門建議政府加強
【明報專訊】職業訓練局15歲女生陳彥霖去年9月浮屍油塘對開海面,死因庭昨展開第二日聆訊。彥霖入住女童院時企圖自殺,社工認為彥霖只是不甘心被困而製造機會逃跑,並無自殺傾向。但5個月後,彥霖涉襲警案被羈押
【明報專訊】教育局曾稱學校於初中教通識屬揠苗助長,有中學下學年將初中通識科變更為開辦「生活與社會科」。本報翻閱4個出版社生活與社會科其中的「公民權責」單元課本,當中兩本不經教育局審核,其中一本去年出版
【明報專訊】民主黨委託香港民研做民調定議員去留,香港民意研究所主席及行政總裁鍾庭耀昨公布,建議設立「雙門檻」機制,剔除回答「不知道」的受訪者後,受訪者意向達其中一個門檻便跟從:一、整體受訪者逾半支持去
【明報專訊】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一(24日)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獲提名競逐連任後,發表近一小時的演說。他指控民主黨試圖利用疫情「奪走選舉」,其他發言者則吹捧特朗普的任內表現,為他塑造成功對抗新冠疫情和種族
【明報專訊】今年7月為有紀錄以來最熱一個月,中文大學研究指出,熱夜會增加2.43%死亡風險,持續出現熱夜,亦會令死亡風險增加。大廈林立的中上環及銅鑼灣市區,以及新市鎮如元朗及天水圍是熱夜「重災區」,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