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在諮詢文件指出,人口老化將令休憩空間需求增加。土地小組成員、前規劃署長梁焯輝認同,目前土地「大辯論」的焦點傾向覓地建屋,忽略了休憩用地等配套設施的需求。他認為小區重建時整合
【明報專訊】快速時尚(fast fashion)於最近十幾年興起,以每逢一個月甚至一周便推出新品、新設計的做法,取代以往時裝界「春夏秋冬」季度的概念,結合網購(online shopping)的冒起,
【明報文章】今年初,新任律政司長鄭若驊在其住宅僭建問題上以「擠牙膏式」披露資料而廣受批評;年前的橫洲發展計劃風波、食水含鉛等涉及重大公眾利益的事件,亦由於資料披露不及時、不充分而引發爭議,突顯港府公開
【明報文章】最近枇杷膏在美國成為熱話,甚至《華爾街日報》也報道此事。為何一個華人慣用的中藥保健產品會成為美國人用來對治感冒咳嗽的選擇之一?但同時這類產品也被質疑是否真有療效,及有沒有安全問題或風險?上
【明報專訊】本港部分的士或貨車司機在車頭放置多部手機,以接收客人叫車信息,或會分神引致交通意外。現時法例訂明駕駛者在開車時操控手機或裝置,或觸犯「危險駕駛」或「不小心駕駛」的罪行,惟未有涵蓋車頭擺放多
【明報專訊】稅務局昨日公布最新稅收數字,當中顯示2016/17年度年薪達40萬元至90萬元以上的薪俸稅納稅人,人數和佔納稅人比例均創5個年度新高,其中年薪90萬元以上的納稅人人數增至19.5萬,佔納稅
【明報專訊】本港寸金尺土,基層難覓棲身之處,有人要露宿街頭。社會福利署最新數字顯示,過去5個年度本港露宿者登記人數由746人升至1127人,4年升幅51%,其中女性露宿者人數增加近兩倍(見表)。有關注
【明報專訊】藝人黃子華的棟篤笑表演門票上周發售掀起「撲飛潮」,不少人投訴難以進入購票系統網頁「撲飛」。本報向本港三大購票系統包括城市售票網(URBTIX)、購票通(Cityline)及快達票(Hong
【明報專訊】本港職安健條例屢被批評刑罰偏低,今屆政府明言加重刑罰。勞工處數據顯示,《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與《工廠及工業經營條例》過往10年定罪的傳票增加,但平均罰款約9045元,最高罰款25萬元,整體
【明報專訊】2016年立法會選舉前,爆出種票疑雲的資訊科技界功能界別(IT)選民人數驟升,但選舉年後,選民有大量流走現象。本年度選民登記今日截止,據選舉事務處回覆,已按各訂明團體提交的會員資料,核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