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第3年成為全球最長壽地區,有機構研究發現,本港長者勞動人口於2011年起飈升,2017年65歲或以上長者參與勞動人口的比例達11%。有學者表示,過去7年長者勞動參與率每年平均增幅為0.
【明報專訊】時下年輕人熱中使用社交媒體,有機構進行香港首個社交媒體和青少年精神健康關係的調查,發現近七成中學生因要保持「經常在線」而精神疲累,產生的負面情緒亦比小學生多,建議家長及政府多支援青少年。
【明報專訊】不少家長在暑假時均會為子女安排活動,有機構調查發現,一半受訪家長安排暑假計劃感到大壓力。香港家庭教育學院董事余榮輝建議,家長可提早在暑假前計劃好活動,又提醒不應安排過多活動,否則變相對子女
【明報專訊】港生赴海外升學,大部分都會應考國際英語水平測試IELTS。有主辦機構統計,2017年全球最多人考IELTS的40個地區考生的平均分,在14個亞洲國家及地區之中,香港位列第3(6.53分,滿
【明報專訊】健康空氣行動總結今年上半年香港空氣質素,發現影響能見度的污染物臭氧濃度創20年新高(每立方米47微克),反映區域污染問題有惡化趨勢;本地方面,上半年路邊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及二氧化氮
【明報專訊】中學文憑試(DSE)上周三(11日)放榜,考生最遲上周六(14日)完成大學聯合招生辦法(JUPAS)最終改選。以首三志願(Band A)報讀人數計,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再次成為競爭最激烈的
【明報專訊】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轄下研究資助局(研資局)昨日公布新一輪主題研究計劃撥款結果,涉及5個新項目,資助總額約1.8億元,與去年相若。獲批最多資助的研究由4間大學合作,計劃以新型混凝土結構取代容
【明報專訊】政府正檢討空氣質素指標,最快今年底前完成,並就檢討結果諮詢公眾。環保署委託中大首次評估,若空氣污染物微細懸浮粒子(PM2.5)及二氧化氮(NO2)的濃度,達到世衛的「終極」指引(AQG),
【明報專訊】內地及海外專業人士可分別透過入境處的「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及「一般就業政策」來港就業,而非本地畢業生亦可申請留港或回港工作。保安局昨答覆立法會的數字顯示,透過上述3個計劃在港工作而月入8萬元
【明報文章】在過去兩年,「假新聞」成為一個全球關注的現象。不過,我們對一般新聞受眾如何看待假新聞所知其實不多。同時,假新聞是一個覆蓋面很廣泛的現象。歐美國家特別關注的,可能是一些政治組織甚至外國政府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