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電現時有230個大型總變電站,有在變電站內工作的外判承辦商工人向本報稱,曾在沒有保護裝備下於含石棉的位置拆卸牆壁及電纜,中電及承辦商事前亦沒向工人提及站內含石棉。中電則稱有要求承辦商在工
【明報專訊】內地生應考中學文憑試(DSE),成為另一入讀本港大學的「新興方法」。本報發現有自稱是「香港教育機構」覬覦內地生入八大的市場,在港招聘教師北上教DSE,包括任教中英數,及化學、生物、中史等選
【明報專訊】本港前日不尋常地一日確診4宗本地登革熱個案,衛生防護中心昨公布,4人病毒均屬血清一型,而其中3人的病毒基因序列相同,當中17歲男生昨確定曾到過獅子山公園,即有兩人到過該處。港大感染及傳染病
【明報專訊】珠海學院一項有關香港學童快樂指數的調查發現,本港學童2017/18學年整體快樂指數為6.72分(滿分為10分),較對上一個年度的6.75分,輕微下跌。研究發現,小四學童的快樂指數跌幅最為顯
【明報文章】近一年來,香港市民在面對着社會和政治問題時的無力感似乎愈來愈明顯,其表徵包括集體行動的參與人數下降,部分市民甚至有迴避新聞的現象等,因此無力感亦成為愈來愈多人討論的問題。本文旨在一方面回顧
【明報專訊】大學聯招處最新數字顯示,今年8間大學15,000個資助學位中,透過聯招(JUPAS)入學的有13,134名本地生,換言之餘下1866名本地生是經非聯招入讀,比率約12%,較去年多約3個百分
【明報文章】前文〈回歸逾20年 香港人不滿些什麼?〉(註)闡述了至2017年為止市民最不滿的5個政策範疇,分別是房屋、教育、民主發展、政府表現、言論自由,並指出對這幾方面不滿的人數都有向上趨勢。由前文
【明報專訊】作為「一帶一路」的其中一環,中國近年大幅增加在南太平洋島國的投資,惹來與澳洲爭奪影響力的猜疑。澳洲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發表最新統計數字,顯示中國在區內承諾援助金額上已登上第二位,未來有望超前
【明報專訊】醫科一直是香港大學及中文大學搶收尖子必爭之地。大學聯招本周一放榜,曾承諾增加基層學生向上流,取錄至少75%聯招生的港大醫科,今年透過聯招取錄的醫科生不足一半,比率亦是自2012年首屆文憑試
【明報專訊】不少本地家長偏好全日制幼稚園,認為對子女成長有幫助,但香港大學研究認為或只是家長謬誤。港大的調查顯示,受訪家長幾乎一面倒認為全日制幼稚園的學童表現會較半日制的優勝,但追蹤研究346名K1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