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六旬漢昨早被發現在尖東海旁的長櫈猝死,警方初步調查事件沒有可疑。據了解,六旬漢為臨時演員,前晚深夜完成無綫劇集演出後在海旁露宿,等待昨早另一工作,詎料被發現一睡不起,其死因仍有待剖驗。
【明報專訊】小巴司機老齡化,運輸及房屋局資料顯示,過去5年,持有小巴駕駛執照者當中,60歲或以上人士所佔比例由三成升至四成,其中80歲或以上司機人數為1338,在5年間上升近七成。
【明報專訊】平機會發布全港首個大規模大學生性騷擾調查,發現約每4個大學生,就有一人曾在調查前12個月內遇性騷擾,當中只有2.5%已向大學投訴。在校內被性騷擾的學生中,近100人稱性騷擾者為導師、講師或
【明報專訊】現今資訊科技發達,通過網絡平台,「共享」的概念得以在世界各地發展,成就「共享經濟」的興起。在「共享」潮流下,共乘服務在全球各地的發展非常迅速,各處都有不同公司開發共乘服務,而且規模龐大。雖
【明報專訊】9月入學的升中自行收生昨截止申請,新學年中一人口增加,全港近九成中學「復位」,中一級學額多4至5個。傳統名校競爭仍然激烈,大部分學校的收表量上升,平均8至13人爭一位,有灣仔區中學17人爭
【明報專訊】智能手機可提供大量資訊與娛樂,亦漸成安撫孩子的「法寶」,但應否以手機育兒成爭議。日本有媽媽透露,曾因用手機安撫幼兒以免騷擾他人,卻反遭批評不懂育兒,令她感到左右為難。有專家擔心,幼兒看手機
【明報專訊】9月入讀小一的「統一派位」申請於本月26及27日(周六及周日)收表,「龍年效應」過後,升小學童人口回落,教育局料參與派位的整體人數下跌至28,750,包括約700名跨境生。不過,因應各區人
【明報文章】近年本土主義在香港興起,尤其得到不少年輕新一代支持。坊間普遍認為年輕一代多數在港出生及成長,不同上一代多從內地移居,因而對香港本土有深厚感情和強烈歸屬感,並打算以此為安居樂業的家園,因而思
【明報專訊】港大民研昨日發表特首林鄭月娥及各問責官員民望數字,律政司長鄭若驊評分及支持率淨值均見上任以來新低,評分為30.4;支持率淨值為負48個百分點,屬「表現失敗」類別。特首林鄭月娥支持率淨值為負
【明報文章】日前政府宣布自2月1日起上調長者綜援的申請年齡,從60歲提高至65歲。雖然政府認為政策只影響新申請個案、目前仍為59歲的申請人等,僅為1000至2000人,不過,有關安排的實際影響,其實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