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由於特區政府對於嚴重的財赤問題似乎仍然無計可施,公務員減薪再次成為一個熱門話題。香港公務員減薪並非新鮮事物,在梁錦松擔任財政司長的年代,便於2003年提出了「033」凍薪及減薪方案,即凍薪
【明報文章】早前彭博社一篇關於香港聯繫匯率前景的文章(註1),引來議論紛紛。這些討論圍繞香港被剔出SWIFT(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系統,與美國修改《美國-香港政策法》(下稱「香港政策法」)以取消美元
【明報文章】香港建築成本在全球名列前茅,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雖然本地基建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在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早前發布的《2024年世界競爭力年報》中,香港排名上升兩位至全球第五位,其中「基礎
【明報文章】政府表示簡樸房不會加租,但執改單位需要一定成本。在規管劏房之後,不少經營劏房的業主為符合合規劏房規定,經營成本將增加,而「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終成本會轉嫁至租客身上。
【明報文章】或許2025年,對台灣而言,會是歷史性的一年。
【明報文章】香港地產市道低迷,不但影響政府財政收入,亦影響鐵路網絡擴展。港鐵消息人士上星期吹風,指出未來10年港鐵的新鐵路線投資總額逾2000億元,港鐵現金流無法應付,需透過舉債或出售商場等物業融資。
【明報社評】踏入2025年,中美關係迎來既熟悉又陌生的新篇章。熟悉的是持續的大國競爭,陌生的是「特朗普2.0」的不確定性。特朗普將於本月20日再度宣誓就任美國總統,全球正屏息觀望這位貿易戰始作俑者會否
【明報社評】港鐵未來十年迎來鐵路投資建設高峰期,為了應付千億元龐大投資,港鐵正考慮發債等不同融資方案。港鐵長期依賴「鐵路+物業」發展模式,近年本港樓市疲弱,港鐵土地招標成績未如理想,影響到現金流,惟整
【明報社評】衛生署牙科街症服務,本周一起改採網上登記抽籤,基層市民及長者長時間排隊輪候街症的情况,確是從此絕迹,惟亦引來一些新的疑問和關注,例如中籤者臨場缺席浪費珍貴公共資源、牙患嚴重病人因抽籤欠運耽
【明報文章】這是關於香港特區兩名行政長官的故事,一個在法律制度面前顯得卑微(humbled),另一個被其擊垮和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