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路透社周一(3日)引述消息人士報道,美國正計劃放寬對俄羅斯的長期制裁,作為與莫斯科進一步改善外交和經濟關係的一步。俄羅斯昨表示,解除制裁是兩國關係正常化的先決條件。
【明報專訊】加沙停火協議第一階段上周六(1日)結束翌日,以色列即下令暫停一切人道援助與商業物資進入加沙,試圖迫使哈馬斯接受停火第一階段延長方案。惟這提案遭哈馬斯拒絕,引發外界對戰鬥可能重啟的擔憂。美國
【明報專訊】聯合國周二(4日)表示,非洲國家蘇丹過去兩年持續內戰,大批兒童遭武裝人員性侵,受害人年齡小至只有1歲,形容這是「足以讓任何人震驚」的恐怖狀况,敦促各方停止將性暴力當成戰爭策略。
【明報專訊】塞爾維亞反對派議員周二(4日)在國會內投擲照明彈、煙霧彈甚至催淚氣,抗議政府貪腐並聲援持續示威的學生運動。混亂中一名議員突發中風,情况危殆。
【明報專訊】梵蒂岡周一(3日)表示,因肺炎住院的教宗方濟各當天兩度出現「急性呼吸衰竭」,是因支氣管內積聚大量黏液及隨後的支氣管痙攣引起,需要接受兩次支氣管鏡檢查,將大量的分泌物抽出,並使用氧氣罩和呼吸
【明報專訊】歐洲18名領袖聯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周日(2日)在倫敦安全峰會達成4點共識以「援烏制俄」,包括由英法兩國領導組建派兵赴烏維和的「自願聯盟」,另一方面亦同時強調美國角色重要。英國首相施紀賢強
【明報專訊】美烏領袖上周五白宮會晤不歡而散,令烏克蘭和平進程和歐洲安全局勢增添變數。英國傳媒分析,歐洲領袖周日(2日)倫敦峰會同意組建「自願聯盟」加強援烏,是在美國和烏克蘭總統鬧翻後,嘗試掌握外交主導
【明報專訊】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去留問題逐漸演變成為俄烏終戰焦點「條件」之一。美國政界持續施壓要求澤連斯基落台,國務卿魯比奧、國安顧問華爾茲、眾議院議長邁克‧約翰遜都分別質疑澤連斯基會對促成終戰造成障
【明報專訊】美國總統特朗普一改前政府外交立場,與俄羅斯日益走近。俄羅斯官媒周日(2日)播出克宮發言人佩斯科夫上周三的訪問,他指出美國新政府大幅改變外交政策取向,使之變得跟俄羅斯的世界觀「大致相同」,稱
【明報專訊】德國《圖片報》(Bild)周日(2日)報道,尋求組建聯合政府的基民盟/基社盟(CDU/CSU)和社民黨(SPD)研究成立兩個大型基金,在執政期間投放數千億計歐元用於國防及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