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今天是財政司長陳茂波公布他第九份財政預算案的日子。過去9個財政年度,除了他上任首兩年(2017至2019年)仍錄得財政盈餘,到了2019/20財政年度,政府即開始錄得財赤。至今個財政年度(
【明報文章】法院近年招聘人手面對挑戰,筆者留意到,司法機構日前委任了首名專責處理免遣返聲請的高等法院原訟庭暫委法官,但未有跟隨由資深大律師出任暫委法官的不成文慣例。司法機構稱,預計稍後有更多同類的暫委
【明報社評】政府搶人才計劃引發爭議,有留學中介聲稱可協助無意來港生活的內地家長利用人才計劃,離岸為子女申請受養人簽證,毋須來港插班讀書,即可報考DSE以「本地學生」身分爭入大學,就連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
【明報文章】財政司長本周三就會發表預算案。連月來公眾討論得最多的,肯定就是俗稱「兩蚊車」的2元乘車優惠,及公務員是否需凍薪減薪。至於政黨,它們之間最大共識就是建議政府部門再加緊壓縮經常開支。公務員凍薪
【明報文章】早前,傳統的士業界揚言將發動「罷駛」行動,抗議政府在網約車規管問題上遲遲沒有行動方案,再次將這一矛盾推至白熱化。
【明報文章】2月18日俄美兩國代表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舉行了自2022年俄烏軍事衝突爆發後的首次對話。這也是2021年普京與拜登會晤後俄美首次政治對話,預示俄美將彌合已經鬥破的關係,雙邊關係將走出
【明報文章】儘管美國總統特朗普未能如競選時承諾般,上任後24小時內結束俄烏戰爭,但他於本月12日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話並同意立即啟動談判,促成美俄官員在2022年烏戰爆發後首次舉行會談。由於烏克蘭與歐洲
【明報文章】在烏克蘭的戰爭,改變了俄羅斯外交政策——莫斯科現時將烏克蘭戰場放在優先於其他外交政策參與的位置之上。而其結果,並不有利於克里姆林宮的大國地位投射(projection of great p
【明報文章】The war on Ukraine transformed Russia’s foreign policy. Moscow is now prioritizing its the Ukr
【明報文章】早前在北京舉辦的一場高規格座談會,令內地民企站到海內外輿論風口上。尤其是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現身,引發外界揣測民企迎來政策轉向。以筆者的長期觀察來看,政策風向並未大變,但未來支持民企的風力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