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近年社會一直有聲音提出,香港應通過各種手段將人口規模擴大到1000萬。對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潛力來說,人口規模的確重要。但我認為比增加人口總量更重要的,是大力提升本港勞動人口參與率(labo
【明報文章】上一輪在此欄談到香港市民對事實查核組織之工作的認知和評價,本文旨在延續上一篇文章的討論,而今次焦點在於「查核價值」(factcheck worthiness)的問題。
【明報文章】耗資319億元、籌備多年的啟德體育園正式啟用,不僅成為香港體育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也為市民提供了一個嶄新的運動及娛樂場地。體育園的設計和硬件規格都達到國際標準,不輸其他地區的著名場館。可是這
【明報文章】近年房委會推出多項措施打擊濫用公屋。政府表示自今屆上任以來,打擊濫用公屋的措施取得顯著成效,收回約7000個單位,已相等於房委會興建一個中型規模的公共屋邨。以平均每間公屋建造成本約100萬
【明報文章】在報章刊登評論文章如履薄冰,一旦某些立場不合當權者心意,作者可能遭殃,報社也立即被當局「關照」;即使在欄邊「戴頭盔」寫明無意煽動,也無補於事。美國媒體面對特朗普時代的肅清,除了噤若寒蟬,有
【明報文章】今年北京兩會期間,擴「一簽多行」高唱入雲,港澳辦副主任王靈桂甚至告誡港人,「一簽多行」的城市涵蓋範圍會愈來愈大,港人要做好思想準備,與內地旅客相處。官場中人估計,中央擔心一下子放太多內地旅
【明報社評】寵物應否獲准搭乘港鐵,再度成為線上線下熱烈討論話題,港鐵則表示會平衡不同考慮因素,與不同持份者保持溝通。全港有逾24萬戶有飼養貓狗寵物,不少主人都希望與寵物出行可以更方便,愛護動物人士亦認
【明報文章】今年北京「兩會」已結束。各地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早前雲集北京,履行「一年一度燕歸來」(唐滌生著名粵劇名稱)的工作。這類勞師動眾的會議,涉及全國整年規劃,理應備受關注,但不少朋友勸我不要寫這個
【明報文章】今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為中國教育發展描繪藍圖,也為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勁動力,更為香港「教育強港」建
【明報文章】早前有本地中學在教育局派員隨團下到內地交流,有學生不幸離世。教育局回應公眾指出「事件與交流活動和考察行程均無關,惟因應死者家屬意願,當局不會披露個案內容」,但似乎未能服眾,仍有市民和該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