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明代,耶穌會傳教士把古希臘故事集Aesop’s Fables帶到中國,借裏面的故事勸喻、訓誡世人。Aesop即伊索,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Matteo Ricci)稱他為「阨瑣伯」。萬曆三十六年(1608)刊行利瑪竇所撰《畸人十篇》,引述了幾則伊索的故事。利瑪竇的助手龐迪我(Diego de Pantoja)著有《七克》,也引伊索故事用以證道,書中稱那些故事為「寓言」。
這是明報教育網-訂戶專區,進入本區前,請先登入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