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踏入文憑試倒數階段,諸生埋首苦讀的時候,或會產生不少疑惑。有的拚盡全力「背水一戰」;有的仍猶豫不決,還在十二篇範文上躊躇。以往閱讀卷未設有範文時,與學生不停操練各卷,包括苦練小組討論。反觀
【明報專訊】佔中國語文科閱讀卷七成分數的閱讀能力考材,是不少學生的噩夢。因為要在有限時間內了解作者文意,又要將答案寫得有理有據,不少同學都大傷腦筋。仁濟醫院王華湘中學中文科教師雷國威教中文多年,認為同
【明報專訊】「你有沒有看過台灣高考的題目?他們問得更深入,更困難。對我來說,其實香港的文憑試是一個fair(公道)的考試。」仁濟醫院王華湘中學中文科教師雷國威說道。近年文憑試後,不少傳媒都會邀請文章原
【明報專訊】談到讀書的快樂,最有名的句子當推《五柳先生傳》中,陶淵明談到了自己的讀書體驗:「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以他「耕植不足以自給」的經濟窘况,藏書恐怕不多,如果他坐擁書山,躲
【明報專訊】■題目
【明報專訊】踏入文憑試倒數階段,諸生埋首苦讀的時候,或會產生不少疑惑。中文科備試過程中,最大的疑問當數對文化知識的定位。回想昔日高考中化科,考生毫不猶豫的閱覽大量中國傳統文化書籍,甚至比較中西文化及哲
【明報專訊】呂永佳既是作家又是教師,曾自言有「兩個腦袋」的他,深明創作和考試作文的拉扯。他有豐富的評卷經驗,有感考生的寫作能力比過往稍遜,拿到上品成績的作品放諸舊日,未必能成為佳作。大部分考生的作品亦
【明報專訊】文憑試寫作卷總令師生頭痛,學生生活經驗有限,如何教學生寫出不平凡的文章?學生又會疑惑,文言文、閱讀卷姑且可以操練,寫作卷又可以怎樣練習呢?身兼作家和文理書院(九龍)中文科主任的呂永佳(圖)
【明報專訊】據說,乾隆皇南巡時,有一次嚴冬遊西湖,眼見大雪紛飛,這位愛附庸風雅的皇帝詩興大發(他名下共四萬三千多首詩,接近《全唐詩》的總數),隨口吟了三句:「一片一片又一片,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
【明報專訊】中文卷二多設一道論說文,要求考生「談談你的看法」。題目似容許考生輕鬆地漫談個人體會,惟要「摘星」,不可單單把「我」掛在嘴邊,僅以一己之言、個人之經歷來說理。考評局的評卷參考多列明「文章宜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