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以武俠為例,相比片段提供既定畫面,我更喜歡看文字。」
【明報專訊】在2023年文憑試取得8科5**的羅澤嘉,小時候開始閱讀,雖談不上喜歡,但也不太抗拒。不過,文字是日積月累的,高中開始看散文的習慣,名家的書寫角度,有時不經意打動他,帶來一些體悟;有時又會
【明報專訊】晨光熹微,窗外冬陽的陽光洋洋灑灑地竄進房間,映出縈繞半空的光塵,落在案上一張照片上。不經意地拿起照片細看,只見我和家人在餐桌前笑逐顏開的模樣,不禁使身在英國的我憶起在香港的點點滴滴。那次和
【明報專訊】繼《光隱於塵》後,周漢輝的第三本詩集《地納於心》終於問世。時隔四年,這組相互對仗的書名隱隱然此呼彼應,彷彿跨越時間的對話——若說《光隱於塵》是一道上帝投向人世的縹緲目光,那麼《地納於心》便
【明報專訊】同學除了要留意校內活動外,還須留意與社會有關的議題。近年不乏環境保育的議題,如果仔細留意相關報道,必能分析各項社區建設計劃對個人及社會的好處,回應題目。
【明報專訊】寫文章,首重立意。
【明報專訊】■立意的三個重點:
【明報專訊】立意的重要,人人都知道。可同學接過一道作文題目,他該如何建構立意呢?朱老師首先指出,公開試共設三道題。三類題型,設問方式不同,立意取向稍有分別,故必須加以區分,並逐一掌握。
【明報專訊】半封閉題型的立意,往往在於抒情。至於抒情的方式,雖有顯、隱(直接和間接)之別(日後再作討論),但根據題目要求另有嚴格的約束限制。以下把這些限制,歸納為三種結構方式:(表)
【明報專訊】開放題型的立意,或在於抒情,或在於說理,兩者皆可。至於抒情、說理的方式,根據題型也有嚴格的限制。以下把三潭印月的結構方式及層次,列表舉例如下:(表)